《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關於研究架構與論證方式

Nobel Peng
3 min readOct 10, 2020

初次閱讀涂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確像一座山,摸不著路徑,但是經過老師的解析,路徑清晰了許多。就像這本書名「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主詞「Les formes」之後的全部都是形容詞,透過這本書建立一套宗教社會學的知識理論。承襲孔德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姿態,涂爾幹架構社會學知識的過程是最精采的地方,重點在於「Les formes」,一層一層揭開被生活現實掩蓋的人性最初的基本生活形式。

本書研究的範疇是一層一層從les espèces、les genres至「範疇」(catégories),推砌起來的階層,整合成一套實證主義的知識體系。試著就閱讀筆記,畫出這一套système de connaissance:

所以,這本書的終極關懷「知識是怎麼一回事?」,如果連被孔德拋進知識發展歷史灰燼中的宗教都能夠畫出這樣一套知識體系圖的話,那麼其他人類社會的現象就更不用說了。而每一個類別現象中,涂爾幹許多時候是引用已經發表的研究,再加以駁倒,來得到書中許多所謂的結論,這讓初次閱讀的讀者很容易進入茫然狀態。一方面,是因為當代正值實證主義思潮,許多以宗教觀點對現實世界提供解釋的出版在當時是備受批判(例如弗雷澤,《金枝》(The Golden Bough),1890年);但是說真的,一百年後的今日,再去閱讀這樣的推導,許多時候沒有辦法被「實證主義」的邏輯說服[1]。再者,如同老師的導言,這一套體系有許多源頭性的問題是涂爾幹「不處理」的,加深了我在閱讀的時候,認為許多地方有涂爾幹的武斷之處,並不是後世讀者所可以輕易被說服與接受。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時代去仔細讀這本書,提出論點與涂爾幹對話,是有失公允,倒不如去欣賞涂爾幹全書精心布局的種種策略,一步步導出他所關懷的核心問題來得正向。

[1] 例如我們知道所謂的科學知識也可能是被社會建構出來的諸如此類,再加上人類的社會現象發展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暫,形成的知識已經超越我們認知的知識經過實證經驗累積而來這樣的感受。

--

--

Nobel Peng

補校媽媽的學思歷程 歡迎大家交流 鞭策身心靈向前行 試誤中前行 景仰與懷念那些美好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