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到涂爾幹

Nobel Peng
2 min readOct 5, 2020

馬克思提出的「工作日」或是其它定義清楚純粹的概念,都懷抱工具性的目的,那就是凸顯資本家對於勞動剩餘價值的剝削。也為了這樣一個清楚明確的前提,馬克思放棄了所有關於勞動研究的重要元素,包括勞動心理學、管理學等。這樣的取捨與研究者的果斷,我認為是研究者在初擬研究主題、立場與範疇的時候就必須釐清的,否則碰到瓶頸的時候,會很難堅持下去。一本書寫了十年,試問研究者怎麼堅持這一股熱情?

而透過資本家的指揮,把所有原本可以獨當一面的手工業者,變成片面技術者,或甚至非技術工作者,這種去技術過程,讓工人一步步在勞動體制中被邊陲化,剝奪技能、出賣廉價勞力;出賣女工、童工勞力,被剝奪了家庭;甚至被廉價勞力取代,失去維生的能力、生命最後的尊嚴,餓死成為白骨。在馬克思先生的邏輯中,資本主義就是資本家透過精心設計,一步步把人變成「非人」。但很可惜,馬克思看到了殘酷,卻略過美學,就像交響樂團,大的機器工廠可以協作演奏出多麼美好的樂曲,工廠生產力的提升,帶來人類文明的進步。的確,美學與殘酷總是一體兩面,美好必然帶著殘酷,極端的美好必然帶著極端的殘酷。這個心得延伸於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前述馬克思所刻意忽略的勞動研究的其他部分。

至於老師在課堂上提到黑格爾與馬克思辯證方法的比較,是我無法領悟的部分(請恕我不負責任的筆記):「黑格爾對於客體經驗確認主體的存在;馬克思則是出去之後,主體就消失不見,算是『不負責任』辯證方式。」我想馬克思與黑格爾、費爾巴哈,對於「異化」及宗教的看法,那是另外一篇精彩的故事了。那麼關於孔德的邏輯之中:「資本家、封建主的存在是必要的,這些站在支配位置上的人。」基於對於孔德的不瞭解,實在也很難領悟這句話的意思,

從馬克思過渡到涂爾幹,老師的處理方式是從他們「世界觀」不同,他們對社會分工看法的不同。對於馬克思來說,分工不是關鍵,而是要強調資本主義取得剩餘價值的這項本質,從此只剩下工人與資本家這兩個階級存在。對於涂爾幹來說,他以社會分工論為博士論文,對於所見的現象進行分類,分成「機械的整合」及「有機的整合」,馬克思批判孔德,帶有強烈的凸顯階級衝突的目的。涂爾幹強調這是科學研究,不是有既定答案。從這兩位學者寫作風格的差異性去銜接是很有趣的,認識兩個人學術性格的不同,讓人印象深刻,在閱讀過程中也不斷得到驗證。

--

--

Nobel Peng

補校媽媽的學思歷程 歡迎大家交流 鞭策身心靈向前行 試誤中前行 景仰與懷念那些美好的話語